就在新罗使团抵达长安城的那一天,李牧的捷报也送到了长安,历史就是如此的巧合。
“陛下,大将军李牧的战报!”
王腾说道,“快呈递上来!”
随着战报呈上来后,王腾检查了火漆什么的,确定没问题后这才打开信封,看到了捷报的内容。
看完后,王腾的脸上露出了喜色,“好,不愧是当世名将,李牧,韩浩,刘兰初干的漂亮,等他们班师回朝后,朕要重赏他们!”
“各位爱卿,你们都来传着看一看!”
很快战报就开始由这些大臣传递了起来,这一份战报,李牧写的很详细,尤其是对刘兰初的功劳,写的很清楚明了。
尤其是刘兰初使用各种计策,环环相扣,将敌军玩弄于股掌之间,将手头的部队战斗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别的不说,光是夺取燕州山城和进入辽东城的计策就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
众多大臣都被这一战取得的战果所震惊,此战不仅战果很丰盛,自身兵力损失几乎微乎其微。
这才是真正的大胜仗。
王腾很快就开始说道,“各位爱卿,大家看到的这个捷报,不许泄露出去,违令者,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众大臣一起应道。
“启奏陛下,新罗使团已经于昨日到达长安,他们上书求见陛下!”
王腾听到后,直接说道,“不见,先晾一晾他们,我们要为李牧将军创造有利的时机,大家可明白?”
金成哲和朴寅星在迎宾馆内急的团团转,他们很着急,因为此时两国属于战争状态。
新罗王国此战i已经是元气大伤了,现在大战还在持续,如果战争短时间内结束不了的话,这势必会影响新罗王国今年的收成。
如果新招募的大军再一次发生惨败的话,那么等待新罗的就只有一个结果了。
所以他们很着急求和。
结果他们等待的回应却是王腾不召见他们。
两人在迎宾馆内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卧不安。
“大人,我能不能这样一直等下去啊!”朴寅星急道。
金成哲沉声道,“本官也知道不呢个继续等下去,可是人家现在不想见我们,我们有什么好办法?”
朴寅星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啊?”
金成哲此时的内心很沉重,只能宽慰道,“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等。本官要是所料不错的话,王腾必然是等辽东的战况,然后根据局势的不同而对我们采取不同的态度。”
“就目前来说,明显汉军处于绝对的优势,此时换成你是大汉皇帝,你愿意和谈吗?”
朴寅星一听这话,马上默不作声,整个人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大人,万一我们要是战败了,该怎么办?”朴寅星的脑海里不由自主的闪过这个念头,并且还说了出来。
“你认为可能吗?”金成哲强行压下内心的不安,说道。
朴寅星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大人,我是说万一呢?”
金成哲语气沉重,“如果真的有这一天,那就只能说明我们新罗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战一旦汉军打赢了的话,我们新罗没有60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缓的过来,但是大汉会给我们这些时间吗?”
“所以,此战,关系到我新罗的生死存亡!”
就在新罗使团在长安苦苦煎熬的时候,远在新罗的高正宇,正在带领着他的大军一路向北行军。
30万大军的声势遮天蔽日,声势浩大。
在一个山上,用望远镜悄悄地观察敌情的刘兰初则是很认真地观察着敌军的情况。
看了一会后,刘兰初对身边的士兵说道,“马上记录,敌军大军30万人,精锐大约5万余人,骑兵5000”
刘兰初的这一份情报就是一份初步的情报,目的就是通知李牧一声,敌军要来了,做好战斗准备。
同时,他也给海军司令刘仁轨也发了一封书信,通知刘仁轨出动小部分小船队,等敌军过了同门江之后,直接封锁江面,掐断敌军的退路。
整个汉军此时就如同一个战争机器一样,高速高效地运转了起来。
此时,这高正宇还不知道,辽东防线已经失守,他还以为汉军此时被辽东城给阻碍在西边呢,所以整个行军状态还是比较放松的。
而另一边,李牧很快就接到了飞鸽传书,接到书信之后,他早就把部队的伏兵准备好了。
10万大军加上韩浩的三万骑兵在辽东防线和同门江中间的平原地带布置下了天罗地网,就等待敌军钻进来。
尤其是韩浩的三万骑兵,将会成为完成最后一击的重锤。
此时,李牧在辽东城一线,留下了2万军队,其余的军队全都在这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带藏了起来,等待敌军进来。
高正宇率先派人渡江,去辽东城打探情况,看到辽东城上的旗号是新罗的旗号,上面的士兵都穿着新罗甲胄后,就放下了心,回去汇报去了。
高正宇果然中计,传令让大军迅速渡过同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