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孩子排排站。
周既安几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受着爹的低气压,大气都不敢喘。
半晌,周承璟才揉了揉眉心,温声开口道:“别怕,此事跟你们无关,是皇兄送了我不该送的东西,我才会如此生气。”
周承璟虽是纨绔,平日里不务正业,但性格一直都是极好的,不是会迁怒孩子的人。
几个孩子听着周承璟温和下来的声音,都松了口气,终于敢抬头看人了。
周承璟回想了一下刚刚的场面,弘简,既安和临野被他赶到了角落,没有第一时间看到避火图。
是后面看下人反应不对,才想看看是什么东西。
但是被他用披风罩住了,应该没有看到,不用做什么辅导。
孩子过早的接触这些可不是好事,周承璟提着的心放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周承璟看向了昭昭。
嘴巴张开又闭上,欲言又止好几次,实在不知究竟该怎么问。
昭昭见此,主动开口道:“爹,那些也是话本吗?我刚刚都没看清。”
周承璟的脸色黑了又白:“那些不是话本,没看清最好,总之,昭昭就当没看到,这件事爹爹会处理。”
言罢,周承璟又补充道:“以后若是有人给你看这种东西,一定要告诉爹爹。”
昭昭乖巧地点头:“我知道了爹。”
周承璟见女儿如此懂事,心下稍安。
转向三个儿子道:“你们也是,今日之事,不许再提,更不许好奇去打听那些书的内容,记住了吗?”
三个男孩虽然懵懂,但见父亲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都重重地点头:“记住了,爹。”
跟孩子们都交代完,周承璟挥了挥手,让他们自己出去玩。
至于他,要好好想想这件事。
周承璟虽然爱玩乐,但他也不是真的蠢货。
他前脚刚把话本子烧了,后脚父皇就送来了圣旨,明摆着府里有父皇的眼线。
罢了,毕竟是他亲爹,还是皇帝,在儿子的府邸安排几个探子,合理。
反正他行事坦荡,从无不可示人之处。
但是大哥也来了,说是看见王府黑烟滚滚,知道他烧了话本后来给他送新的。
能那么快就带来了稀奇话本,必然也是在府中安插了探子。
这就让人有些不爽了。
周承璟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从前他孤家寡人一个,不太在乎这些。
但现在他有四个孩子,尤其是昭昭……他必须得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至少得保证王府是个安全的地方。
对于太子送来的那些避火图,他就是个混不吝的,本不会放在心上,放在平时说不定还品评一番。
但让孩子们看见,就是另一回事了。
你说是昭昭打翻的?周承璟可不听。
关昭昭什么事?孩子还小,玩个游戏怎么了?
分明就是太子不怀好意,明知道他府上有孩子,还送这种脏东西过来。
太子就是嫉妒他有女儿,故意想带坏他们家孩子!
他为了子女的身心健康,连心爱的话本都烧了,太子却送这种脏东西来。
周承璟越想越气。
哼,喜欢安插探子,喜欢打探别人的消息,那就让你好好打探个够。
探子们的嘴,他可管不了。
传吧,这些风月之事散播得最快了,何况还有关太子。
能在他府里安插人手的,都不会是普通人,对于这种八卦,他们喜闻乐见得很。
等传得差不多了,正好将探子们一网打尽。
至于太子,这些事传出去就是对他的报复了。
当朝太子不干正事儿,给自己的弟弟送几箱避火图。
皇兄就等着被言官戳脊梁骨吧。
平日里都是他被骂,也该换换人了。
周承璟压根就没想过,那些书是太子送来带坏他自己的。
毕竟在他看来,他烧话本是为了女儿,那太子来给他送书,自然也是因为嫉妒他。
就没往太子怀疑他要发愤图强,争夺储位上想。
周承璟:谢邀,吃喝玩乐这块我已经很擅长了,还用你教?
……
昭昭想着今天的事,将哥哥们打发走,回了自己屋中。
王府里都是探子,估计要不了多久,今日之事就会传开了。
不知道能不能传到皇帝爷爷耳中,应该可以吧?
毕竟他连爹爹烧书这事儿都知道了。
总之无论如何,经此一事,爹爹就算为了他们,也会清理一波探子。
到时候王府也能安全一些。
至于太子,他们是天然敌对的阵营,敌弱我强。
能让他被皇帝爷爷斥责也是好的。
总之今日算是平安度过了,既没有引起太子的疑心,又没有让太子的算计得逞。
想到这,昭昭放松了不少。
而昭昭不知道的是,这件事比她想象中的严重很多。
不过这种严重不是针对他们,而是针对太子的。
昭昭虽然无意间瞥见过避火图,但她年纪尚幼,并不十分清楚明白那是什么。
只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
而实际上,一届储君,给自己的弟弟送这种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别管他是什么目的,都会被朝臣和皇帝过度解读。
他们可不会那么单纯,觉得太子就是随手而为。
无论是太子想要带坏周承璟,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
还是他就是自己喜欢避火图,才会投其所好,将如此多的“珍藏”拿出来跟兄弟分享,都是极糟糕的一件事。
前者说明太子无容人之量,行事下三烂毫无底线。
后者说明太子荒淫无度,不堪重用。
王爷沉迷酒色,可以说他不务正业,是纨绔,没出息,总之大不了外放,当个闲散王爷。
但若是太子也这样,这可是动摇国之根本的事。
此时,消息也从王府朝着四面八方飞出去了,很快京城各家就能收到。
谁都知道周承璟没有王妃,自己也不管事,只知玩乐,于是谁家都想放个人进来。
毕竟周承璟是个王爷,别的不说,皇宫的消息都会比别人早知道一步。
王府说是四处漏风都不为过,此时却正好方便了传递消息。